2023年7月,董事長白亞鵬于長春總部主持召開會議,明確了家禾農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:
『未來發展趨勢』

?規模化農業
規模化是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。其發展主要與土地制度改革、農村勞動力轉移,以及農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合作模式及管理經驗密切相關。
?技術化農業
農業正步入科技革命新階段,生物農業、精準農業與裝備農業日益成為關鍵組成部分。以生物農業為例,中國農業在過去三十年基本完成化學農業階段,目前正處于向生物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。
?品牌化農業
公司正積極構建農產品品牌體系,但品牌建設仍面臨諸多挑戰。成功的農產品品牌需具備優良品種、嚴格品質控制及持續品牌運營能力。品牌農業注重長期投入,強調收入優于利潤,品質重于成本。
?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涌現
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專業大戶及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不斷出現,推動農業分工深化,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效益,提升勞動生產率,創造更多產業價值。
?互聯網+農業
隨著互聯網全面普及,其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將愈發廣泛,為行業帶來全新發展機遇。
『未來發展方向』

?規模化
中國農業正逐步告別小農經濟,生產規模持續擴大,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
?高價值
受人均耕地資源限制,農產品價格呈長期上漲趨勢。當前部分作物種植成本偏高,如大豆,面臨國際競爭壓力,高附加值轉型勢在必行。
?品牌化
品牌成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。消費者愈發關注“誰在生產、如何加工”,品牌化將是農業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。
?生態化
借鑒日本與歐洲的實踐經驗,生態與安全要求不斷提高,生物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廣泛,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。
?裝備化
如以色列在資源匱乏條件下的高效農業,以及發達國家的大規模機械化種植,均表明裝備農業具有廣闊前景,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路徑。
此外,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與未來方向還包括:
1.農業人口持續減少
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,農業勞動力需求下降,土地逐漸向專業戶集中,農村結構將進一步優化。
2.農民向職業化轉型
農業正從身份象征轉變為職業選擇。一批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新農人,通過土地流轉開展規模化種養,為鄉村帶來新發展理念與管理模式。
3.農業補貼持續增加
參考歐盟、日韓等經驗,政府補貼在農民收入中占比較高。隨著經濟發展與政策完善,中國農業補貼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,落實機制也將更趨完善。
4.休閑農業潛力釋放
城市化進程推動休閑需求增長,休閑農業成為市民放松身心的選擇,未來發展空間廣闊。
5.中小型農場逐步興起
土地流轉促成連片經營,中小型農場雛形初現,為現代農業體系奠定基礎。
6.有機農業日益重要
隨著環保與健康意識增強,綠色有機農業迎來發展機遇。溯源技術的進步將破解行業瓶頸,推動有機農業快速發展。
7.農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
互聯網、大數據、電子商務、智能物流等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不斷深化,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。
8.共享農場成為新興模式
依托國家政策支持,共享農場作為新型合作形式,連接城市消費者與農村資源,通過“線上認養、線下代養”實現產品直供,促進資源優化利用。
本次會議上,白亞鵬董事長結合國內外農業現狀,為家禾農業規劃了清晰的發展路徑。他引用屈原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之句,強調農業事業道阻且長,唯有持續探索、不懈努力,方能實現理想與目標。